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穩穩托起幸福“夕陽紅”
金秋時節,我市眾多社區食堂里飯菜熱氣蒸騰,居家養老中心內歡聲笑語,專業養老機構中護理細致入微……這些日常場景,共同繪就了一幅“老有頤養”的民生畫卷。近年來,我市堅定踐行“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”理念,精準聚焦老年群體需求,從一頓暖心飯、一家照料中心到一套專業照護,系統構建起多層次、全覆蓋的養老服務體系。
老年助餐點:一餐熱飯,暖胃更暖心
“在家門口就能吃上熱乎飯,兩葷一素才幾塊錢,這日子太舒坦了!”10月22日,在園林街道紅廟社區老年助餐點,剛打完飯的龔奶奶笑意盈盈。
在這里,清晰的補貼政策、軟嫩適老的菜品、“刷臉”支付的就餐系統,無不體現著服務的精細與溫情。這正是我市破解老年人“吃飯難”的生動縮影。目前,我市已在中心城區統籌建成18個社區老年食堂,通過“自營+中央廚房配餐+餐飲企業合作”三種模式形成互補服務網絡。凡65周歲以上老人每日可享3元就餐補貼,對高齡、獨居等行動不便的老人,還貼心提供“送餐上門”服務。一頓家常便飯,筑牢的是養老服務的“民生底線”,傳遞的是城市的民生溫度。
“每天能服務二三十位老人。”紅廟社區助餐點、廚嫂當家店長劉芬介紹,目前已有30余位老人完成登記,“歡迎更多有需求的老年人前來體驗,享受這份家門口的溫暖與便利。”
居家養老照料中心:家門口的“幸福驛站”
“不用去養老院,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專業照顧,子女在外也放心多了。”在廣華寺街道華美社區養老服務綜合體,80歲的王水清老人道出了許多受益居民的心聲。
面對轄區高達31%的老年人口比例和95.6%的空巢老人現狀,廣華寺街道創新構建“4+11+N”三級養老服務體系,而華美社區養老綜合體正是這一體系的成功實踐。這個由專業機構運營的“社區嵌入式”養老中心,內設24小時照護區、老年課堂、康復理療室等功能區域,適老化設施一應俱全,課程活動根據老人需求“量身定制”。
其特色的“喘息式服務”,為臨時有事的子女解決了照料難題。該中心自今年2月投用以來,已提供上門照護1200人次,托管服務86人次,老人滿意度高達98%。許多老人從最初的懷疑、抵觸,逐漸轉變為如今的依賴與信賴,這里已成為他們離不開的“第二個家”。
專業養老院:醫養結合,守護“夕陽紅”
對于失能、半失能老人而言,專業的醫療照護是安享晚年的關鍵。在市社會福利院北院區,整潔舒適的環境、功能齊全的設施、24小時響應的呼叫系統以及常駐的醫生護士團隊,共同為老人們構筑起一道安全健康的堅實屏障。
“這里照顧得很細致,我們做子女的安心多了。”前來探望父親的市民劉先生由衷感慨。該福利院負責人介紹,機構已形成集生活照料、專業護理、醫療康復于一體的“醫養結合”服務模式,將生活護理與醫療康復深度融合。
近年來,我市通過政策引導和標準化建設,持續推動養老機構提質增效,加強護理人員專業培訓,確保入住老人能獲得有尊嚴、有質量的專業照護。
從一頓暖心飯的幸福滋味,到居家照料的便捷安心,再到專業機構的堅實守護,潛江養老服務的三個維度,清晰勾勒出這座城市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厚重足跡。
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,將精準對接老年人多樣化、個性化的養老服務需求,以更堅定的決心和更務實的舉措,持續完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,不斷增強老年群體的幸福感、獲得感和安全感,全方位推動全市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。

“在家門口就能吃上熱乎飯,兩葷一素才幾塊錢,這日子太舒坦了!”10月22日,在園林街道紅廟社區老年助餐點,剛打完飯的龔奶奶笑意盈盈。
在這里,清晰的補貼政策、軟嫩適老的菜品、“刷臉”支付的就餐系統,無不體現著服務的精細與溫情。這正是我市破解老年人“吃飯難”的生動縮影。目前,我市已在中心城區統籌建成18個社區老年食堂,通過“自營+中央廚房配餐+餐飲企業合作”三種模式形成互補服務網絡。凡65周歲以上老人每日可享3元就餐補貼,對高齡、獨居等行動不便的老人,還貼心提供“送餐上門”服務。一頓家常便飯,筑牢的是養老服務的“民生底線”,傳遞的是城市的民生溫度。
“每天能服務二三十位老人。”紅廟社區助餐點、廚嫂當家店長劉芬介紹,目前已有30余位老人完成登記,“歡迎更多有需求的老年人前來體驗,享受這份家門口的溫暖與便利。”
居家養老照料中心:家門口的“幸福驛站”
“不用去養老院,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專業照顧,子女在外也放心多了。”在廣華寺街道華美社區養老服務綜合體,80歲的王水清老人道出了許多受益居民的心聲。
面對轄區高達31%的老年人口比例和95.6%的空巢老人現狀,廣華寺街道創新構建“4+11+N”三級養老服務體系,而華美社區養老綜合體正是這一體系的成功實踐。這個由專業機構運營的“社區嵌入式”養老中心,內設24小時照護區、老年課堂、康復理療室等功能區域,適老化設施一應俱全,課程活動根據老人需求“量身定制”。
其特色的“喘息式服務”,為臨時有事的子女解決了照料難題。該中心自今年2月投用以來,已提供上門照護1200人次,托管服務86人次,老人滿意度高達98%。許多老人從最初的懷疑、抵觸,逐漸轉變為如今的依賴與信賴,這里已成為他們離不開的“第二個家”。
專業養老院:醫養結合,守護“夕陽紅”
對于失能、半失能老人而言,專業的醫療照護是安享晚年的關鍵。在市社會福利院北院區,整潔舒適的環境、功能齊全的設施、24小時響應的呼叫系統以及常駐的醫生護士團隊,共同為老人們構筑起一道安全健康的堅實屏障。
“這里照顧得很細致,我們做子女的安心多了。”前來探望父親的市民劉先生由衷感慨。該福利院負責人介紹,機構已形成集生活照料、專業護理、醫療康復于一體的“醫養結合”服務模式,將生活護理與醫療康復深度融合。
近年來,我市通過政策引導和標準化建設,持續推動養老機構提質增效,加強護理人員專業培訓,確保入住老人能獲得有尊嚴、有質量的專業照護。
從一頓暖心飯的幸福滋味,到居家照料的便捷安心,再到專業機構的堅實守護,潛江養老服務的三個維度,清晰勾勒出這座城市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厚重足跡。
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,將精準對接老年人多樣化、個性化的養老服務需求,以更堅定的決心和更務實的舉措,持續完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,不斷增強老年群體的幸福感、獲得感和安全感,全方位推動全市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。
2025-11-10 關注: 來源:潛江資訊網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