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81個“電子哨兵”站崗 潛江模式獲全省推廣
“周老板,您店里的油煙凈化器出故障了,這是整改通知單,得盡快處理。”9月15日下午,市城管支隊油煙管理大隊大隊長婁家波走進紫光路“星期8私房菜”,開門見山說明來意。店主周自蘭接過通知單,連忙點頭:“你們來了我才知道設備壞了,馬上整改,絕不讓油煙影響鄰居。”
這一幕的背后,是我市油煙在線監控管理系統的“功勞”。婁家波正是通過該系統發現,這家餐館的實時油煙值超標。而像這樣守護在餐飲商戶后廚的“電子哨兵”,在我市共有481個,覆蓋全市351家餐飲企業,它們正以科技力量破解油煙治理難題。
在熱鬧的萬達商圈,餐飲門店的油煙凈化器采樣頭上,指示燈正常閃爍。“每10秒鐘,這些傳感器就會把油煙濃度、設備運行狀態等數據,實時傳送到在線監測儀,我們在監管系統上就能看到全市351個點位的情況。”市數字城管監督指揮中心主任盧亞兵介紹。
這場“云監管”變革,源于此前的治理難題。2018年起,我市對3個灶頭及以上的餐飲企業實施油煙凈化設備全覆蓋,但部分商戶為節省成本,存在“只開風機不啟凈化器”的情況。更麻煩的是,有些設備安裝在隱蔽處,人工巡查要爬梯拆頂,一天最多查4到5個點位,檢測濃度還得請專業機構。
2020年,我市依托物聯網、云計算技術,搭建起餐飲油煙在線監管平臺。如今,不管是執法人員還是商戶,打開手機App就能查看設備運行狀態。哪家濃度超標、哪家設備離線,一目了然。
據統計,平臺運行五年來,全市油煙擾民投訴量同比下降67%,重復投訴率下降91%,凈化器設備在線率穩定保持在90%以上。
9月9日,在全省數字住建培訓活動中,我市這套餐飲油煙“云監管”模式被作為范例推廣。從“人防”到“技防”,我市用一個個“電子哨兵”,守住了城市的清新空氣,也為全省餐飲油煙治理提供了可復制的“智慧方案”。

在熱鬧的萬達商圈,餐飲門店的油煙凈化器采樣頭上,指示燈正常閃爍。“每10秒鐘,這些傳感器就會把油煙濃度、設備運行狀態等數據,實時傳送到在線監測儀,我們在監管系統上就能看到全市351個點位的情況。”市數字城管監督指揮中心主任盧亞兵介紹。
這場“云監管”變革,源于此前的治理難題。2018年起,我市對3個灶頭及以上的餐飲企業實施油煙凈化設備全覆蓋,但部分商戶為節省成本,存在“只開風機不啟凈化器”的情況。更麻煩的是,有些設備安裝在隱蔽處,人工巡查要爬梯拆頂,一天最多查4到5個點位,檢測濃度還得請專業機構。
2020年,我市依托物聯網、云計算技術,搭建起餐飲油煙在線監管平臺。如今,不管是執法人員還是商戶,打開手機App就能查看設備運行狀態。哪家濃度超標、哪家設備離線,一目了然。
據統計,平臺運行五年來,全市油煙擾民投訴量同比下降67%,重復投訴率下降91%,凈化器設備在線率穩定保持在90%以上。
9月9日,在全省數字住建培訓活動中,我市這套餐飲油煙“云監管”模式被作為范例推廣。從“人防”到“技防”,我市用一個個“電子哨兵”,守住了城市的清新空氣,也為全省餐飲油煙治理提供了可復制的“智慧方案”。
2025-09-17 關注: 來源:潛江資訊網
